N型技术领涨光伏企业扩能扩产的当下,云南频传捷报:5月,全省首片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在楚雄晶科下线;7月,云南润阳年产13GW的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首条生产线在曲靖建成。光伏企业不断取得的进展,释放出云南正朝着光伏行业技术前端一步步迈进,全面开启光伏制造2.0时代的积极信号。
为推动高效光伏产品及技术创新研发,9月25日发布的云南省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强调,要发挥云南省光伏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N型高效电池和组件等产业链环节。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绝对核心,电池是技术进步、成本节效的关键所在。当前的国内市场正面临第二代PERC技术被第三代N型、BC技术逐步替代,进入刺激产业新增长的发展阶段。在推进全产业链的进程中,将N型高效电池和组件布局放在三年计划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是云南遵循市场和行业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发展现状所作出的选择。在这场因技术迭代引发的新一轮光伏投产“竞赛”中,云南逐鹿光伏制造业前端阵列的底气足、路径明、前景好。
这种底气由千亿产业的培育基础奠定。2022年,全省光伏全产业链产值达1073亿元,同比增长130.9%,占全国光伏产业产值的比重为7.7%,跃升为千亿级产业。今年1至7月,全省光伏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2.33亿元,同比增长21.2%。
多年来,云南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硅矿资源、光伏资源等优势,以硅光伏产业为主攻方向,引入隆基、通威等行业领军企业。全省建成工业硅产能115万吨、多晶硅5.2万吨、单晶硅棒103GW、单晶硅片99GW,工业硅、单晶硅片建成产能在全国占比分别达18.3%、17.7%,均居全国第二位,在全国光伏上游格局中举足轻重。
从应用端看,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云南在推进大型水电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快推动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依托占全省总面积94%的山地、高原地形,充分发挥全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省份的优势,加快项目并网投产,加速新能源电力扩容,持续深化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
上游端与应用端的积累与发展,为云南光伏全产业链特别是中下游端的延伸提供支撑,为全产业链的发展拓展出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也为全面开启光伏制造2.0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逐鹿的路径在集群生态打造中明确。作为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光伏产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是生态之间的竞争。独行者速,众行者远。打造产业集群、构建共创共赢的生态体系成为云南在新一轮光伏制造产业发展中的着力点。
近年来,云南充分考虑资源分布情况、产业发展基础等要素,打造曲靖光伏产业核心区,推进保山、楚雄、丽江、大理等具备发展潜力及配套能力的地区联动发展,曲靖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楚雄联动保山、丽江形成了单晶硅片产能规模优势和电池片引领优势,大理已集聚一批光伏制造中下游环节企业,推动重大项目向区域内的重点光伏产业园区集中,为深化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打造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的光伏全产业链创造支点。
同时,按照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配套、中小企业支撑、专业化协作发展的思路,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促进局等部门以区域生产要素资源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为前提,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备、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部门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强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不断优化整合上游工业硅产能,有序发展组件环节,带动光伏产品生产制造装备、光伏应用系统部件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全省光伏企业超30家,隆基、通威、晶澳等行业头部企业和阳光、信义、宇泽等行业重点企业齐聚云南。磁吸效应、集群效应充分释放,推动光伏产业结构发展变革,提升全产业链发展韧性与活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站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宁波超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印度国企110万块多晶太阳能电池招标 5
国内需求回暖力度有限 5月上半月多晶硅延
全国政协委员南存辉:建议进一步深化减税降